該如何保護聽力?市中心醫院開展愛耳日義診活動發表時間:2019-03-25 00:00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當天上午,綿陽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委會、綿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在生命廣場開展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醫護人員熱情細致地為前來咨詢的群眾進行耳部健康檢查,耐心講解保護聽力的方法及耳部疾病預防知識;提供測血糖、量血壓、發放宣傳資料等多項免費服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如今,隨著各種電子產品使用率的普及和各種噪音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在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問題。哪些情況下容易造成聽力損傷?該如何正確使用耳機等電子產品,平時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綿陽市中心醫院聽力中心主任夏力博士告訴您。 01 哪些情況下容易造成聽力損傷? 對于聽力損失,目前常見的有三類: 一類是神經性的聽力損失,就是聽覺感受器細胞或者神經細胞出現問題,一旦發生是幾乎是不太可能恢復的; 第二類是傳導性的聽力損失,主要是由于外耳或者中耳的病變所造成的聽力損失,這類疾病大多可通過手術或者藥物治療恢復部分或全部聽力; 第三類是混合性的,也就是說它既有神經性的聽力損失,也有傳導性的聽力損失。 在生活中更常碰到的,是神經性的聽力損失。在不同階段的人,病因實際上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在嬰幼兒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神經性聽力損失,更多的是和遺傳性或者先天性的因素有關系。 對于耳機等噪音所帶來的聽力損失,可能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聽力損失,它是有可能恢復的,但如果聽的時間很長,連續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高強度的這樣暴露在這樣的聲音強度下,那么這種噪聲性造成的神經細胞的損失,是不可能恢復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聽力也是不可能恢復的,可能還伴有長期煩人的耳鳴。 除了一些噪音源之外,精神因素可能也是導致的聽力損傷發生發展的一個危險因素,因為身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會導致內耳血供發生異常,內耳的里面的一些神經細胞或者感受器細胞,在血供下降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不可逆的損傷。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對我們的聽力保護是有好處的。 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熬夜、長期的飲酒,吃過咸過辣的食物,可增加血液的粘滯度,改變內耳的血供,從而影響內耳的神經細胞或者是感受器細胞的功能,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02 如何正確使用耳機等電子產品? 對于如何正確使用耳機等電子產品,夏力表示,耳機的音量和聽耳機的時間,才是造成聽損的兩個關鍵因素。 國際上現在比較通認的一個標準,80到85分貝以上的聲音危險性很高,暴露的時間越長,造成聽損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聽損的程度也就越大。在100分貝下,一般來說,超過15分鐘就可能對聽力構成損傷。 如果這個聲音強度如果提高到115分貝,大概就是步槍射擊或者迪斯科迪廳里面的聲音,能夠對聽覺造成損傷的暴露時間差不多是30秒。 拒絕噪音 讓我們對噪音說 “NO” 夏力指出,聽力的保護策略通常有5大類,最優的策略則是完全隔絕噪音源,其次是盡量減少噪聲的音量,除此之外,擴大噪聲和自身所在的距離,減少噪聲暴露的時間也是有用的策略,如果這些都無法滿意的實現的情況下,請大家佩戴好個人的防護設備,比如說耳罩,或者耳塞。
03 平時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聽力損傷? 夏力提醒,對于日常生活的預防,首先應避免長時間待在太嘈雜的地方,減少噪聲暴露時間,預防噪聲性耳聾。在高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群,更應樹立預防意識,要佩戴適當的護耳罩及耳塞。 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時要用防水耳塞。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即可。經常用耳勺等硬物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 ![]() 孕婦應盡可能避免使用慶大霉素、鏈霉素等耳毒性藥物,高危孕婦還需加強自身及胎兒監測,以避免新生兒發生聽力障礙。老年人應建立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預防老年性耳聾。謹慎使用耳毒性藥物,預防藥物性耳聾。 夏力最后強調,對于突然發作的耳鳴耳聾,要及時到當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因為突然發作的神經性的耳鳴耳聾,是現在為數不多的能夠通過藥物實現部分或者全部聽力恢復的一些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