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千里之行 只為保護患者生命線發表時間:2019-03-25 00:00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自體血管動靜脈內瘺是透析患者最好的血管通路,因其使用時間長,并發癥少,但隨著透析患者壽命延長,因反復穿刺、壓迫、動脈硬化、透析齡延長等因素,內瘺出現狹窄,不能滿足透析需求。 近日,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人民醫院便遇上了幾名血管通路不能滿足透析需求的患者。對透析患者而言,失去了通路,便也就失去了“生命線”。但擺在眼前的實際情況是,幾名患者血管通路條件特別差,手術難度特別大,患者和主治醫生都一籌莫展。 “患者等不起,必須想辦法邀請專家前來會診。”德昌縣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第一個便想起綿陽市中心醫院腎內科副主任廖丹副主任醫師。 于是,一封來自千里之外的的會診邀請函發向綿陽市中心醫院。盡管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加之路途遙遠,但兄弟醫院的面臨困難絕不能置之不理,患者的生命安危絕不能坐視不管。經過嚴格的新冠篩查、防護準備和層層審查。1月23日,廖丹副主任醫師利用周末時間趕往涼山州,去奔赴這場千里之外的會診。 ![]() 到達德昌縣人民醫院當天,顧不得一路奔波,廖丹便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在當地醫務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廖丹成功開展PTA成形術,迅速地為幾名患者開辟了新的生命通道。為了促進當地醫務人員在相關領域的提升,廖丹深入病區進行了教學查房和專題講座。與此同時,為滿足當地群眾的就醫需求,廖丹對當地群眾進行了血管篩查。通過仔細篩查,還診斷出甲旁亢患者24人,并就雙方醫院的甲乳外科甲旁亢手術合作初步達成共識。 ![]() 疫情期間千里之行,只為保護患者生命線!“盡己之力,”廖丹說,只要患者有需要,下一次,自己仍舊會義無反顧。 |